您当前位置:教育教学

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信息办 2021-11-23 08:49:17 56011

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学    校:     沈阳市工贸学校(盖公章)
负 责 人:             王煜           
填 报 人:             钱琳           
联系电话:          15502477760       

沈阳市教育局监制
日期:2021年11月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1.1.1学校校名及办学性质
沈阳市工贸学校创建于1992年,由省教育厅批准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并于2004年被评为省示范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1.1.2校园面积
学校现有总校、大东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为19890.8平方米。其中,总校占地面积为14812平方米,大东校区占地面积为5078.8平方米。学校土地利用率高,布局合理,效果好,总建筑面积为28765.74平方米。其中总校区建筑面积24259.84平方米;东校区建筑面积为4505.9平方米。
1.1.3资产情况
现实训场地总面积达16182平方米,按功能设立五大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3697.97万元。
1.2学生情况
1.2.1学生规模
2021年度沈阳市工贸学校招生508人,比2020年减少0.3%;在校生1289人,比2020年增加15.5%;毕业生335人,比上年减少66%。2021级注册新生541人,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60人,计算机网络技术110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90人,数控技术应用63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28人,艺术设计与制作17人,幼儿保育36人,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76人,中餐烹饪61人。在校生1322人,其中2021级541人,2020级493人,2019级288人。2021年毕业生335人,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42人,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28人,机械制造技术专业26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5人,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8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45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45人,学前教育专业52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54人。
1.2.2学生结构及巩固率
学生为三年制中专、巩固率达到96.8%以上。
1.2.3培训规模
开展未就业大学生专业转换培训和普惠制培训共计5027人。
1.3教师队伍
学校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90人,生师比为14: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0%,兼职教师比例为11%,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2.5%,硕士以上学历占20%,高级职称以上占15%。
1.4设施设备
1.4.1教学设备总值
设备台套 1990台套,学校目前实训设备总值3697.97万元。
1.4.2实习工位
提供实习工位2550个,与2020年比较无变化
1.4.3图书
纸质书籍8.02万册,电子书籍40万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情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职学生公约》结合学院“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修德励志教育为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行为教育为抓手、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保障、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以工匠精神教育为载体、以创业成才教育为目标”,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院校工作的指示精神,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团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核心业务,用有效路径传播党的声音,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教育引领作用,以“推优”入党、发展团员、评先树优为抓手,在学生中培养典型。通过业余党校、学生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通过对“教学成绩、德育成绩、体能成绩”的构建与整合,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围绕学院思政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真正形成 “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新局面,使得机制完善、队伍精干、方法创新、途径广泛、资源优化、评价科学、科研规范、特色凸显、成效显著,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络,创建利于师生发展的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稳定,争优创先,营造出良好的德育管理工作氛围。
2.1.2文化课合格率
2021年,我校21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100%。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
2021年,我校21级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3.2%
2.1.4体质测评合格率
2021年,体育组组织对我校21级学生体质进行测评,体检合格率为97%。
2.1.5毕业率
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稳定,争优创先,营造出良好的德育管理工作氛围,2021年毕业生总人数为:335人,毕业率为97.1%。
2.1.6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比例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比例为90%。
2.1.7职业大赛获奖情况
学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积极组织参加国家、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的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多次获得了各项专业技能大赛的大奖。一年来共获得了23项奖项及各类荣誉证书、荣誉称号、资格证书。并获得个人大赛名次23人次,其中教师个人9人次,学生个人14人次,成绩优异,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2.2在校体验
学校2021年在与学生、家长、社会三结合的基础上设计职校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大致分为六个方面:对在校理论、专业学习方面,实习实训及其相关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与考试考核,学校管理及其相关情况,就业前景及其就业服务。问卷采用五级计分:1分为不满意,2分为不太满意,3分为一般,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满意。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各专业学生,涉及专业包括机电、烹饪、汽修、宝马数控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调查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2.2.1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训实习满意度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对在校理论、专业学习方面,实习实训均数在4.16—4.48之间。学生对学校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教学4.19;对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教学满意度均数为4.17;对校内实习实训设施满意度均数为4.32;在企业的实习实训效果满意度均数为4.10;从学校学习到的技能均数为4.42;校内实习实训的效果均数为4.42。从以上数据来看能达到基木满意。问卷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对在学校的满意度比较高。
2.2.2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满意度
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目前,我校学生社团有4个,分社会实践类、文娱体育类和兴趣爱好类,社团总人数达到180多人。学生社团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
学校对学生举行了在校体验满意度抽样调查,受访人数为200人,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7%。
2.2.3生活与校园安全满意度及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学生在校生活的满意度在97%。
具体调查结果如表。
学生在校体验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
序号 选项 满意度(%)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1 校园环境 96.3 3 0.7
2 教师素养 96 4 0
3 设施设备 96.5 3 0.5
4 德育活动 95.9 4.1 0
5 生活保障(含食堂餐饮、宿舍管理) 93.8 5 1.2
实习生跟踪服务满意度90%以上,用工单位满意度90%以上,做好了实习学生的跟踪管理和企业回访工作。
2.3资助情况
按照国家的文件要求,我们对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一、二、三年级农业户籍和县镇非农户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学生免学费并对城市和农村低保的学生办理助学金。目前我校享受免学费的学生为1015人,享受助学金的学生为65人。
2.4就业质量
2.4.1专业就业率
各专业就业率如下:机械专业就业率93.93%、汽修专业就业率96.55%、计算机专业就业率94.28%、烹饪专业就业率94.44%、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92.3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就业率96%。
2.4.2专业对口率
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45%,整体就业率为95%。初次就业平均起薪达到2500-3000元左右。
2.4.3升入高职级本科院校比例
升入高等教育人数为127人,占总毕业人数40%,比上一年降低了1.4%。
2.5职业发展
2.5.1学习能力
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职业指导教育,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邀请优秀毕业学员回学校介绍经验等。
2.5.2岗位适应能力
根据就业形势和学生实际,提供择业、就业和创新咨询、辅导、援助和服务,使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稳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生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5.3岗位迁移能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结合的职业体验模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岗位迁移能力。通过德育课堂的主渠道,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及职业理想的主渠道。
2.5.4创新创业能力
无。
3.教学改革
3.1专业动态调整
3.1.1专业结构调整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职业教育国家标准落地实施,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3.1.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教务处利用暑假期间和系主任、教研组长、专业教师共同修订了15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制定了6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次修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确定课程目标,整体优化课程内容,深化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学校将依据区域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包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调整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计划调整机制,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和办学特色培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全面实施创新实践训练,努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
3.2.1.1思政课改革--廉洁之花进校园
按照上级工作的要求,教务处进一步引深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敬畏意识、牢固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入手,积极开展廉洁教育,通过思政课教学营造清风正气公平正义的氛围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中职生活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们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加强中职学生廉洁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和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所以加强学生的廉洁文化修养教育势在必行。
通过课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整个警示教育中,我校坚持超前防范,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打造公平正义、风清气正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学生对廉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起到警示教育。
3.1.1.2思政课改革--开展“学党史,做时代新人”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师生学史明理,以奋进姿态开启2021年春季学期新征程,沈阳工贸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学第一天、第一课组织全校学生上好“学党史,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春季开学第一课,全校师生已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了此次活动。
新学期的第一次思政课以“学党史,做时代新人”为主题为学生们献上了一顿红色教育“大餐”。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号召下,充分准备党史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奋斗史,从革命领袖到英雄人物,从延安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收集素材,制作课件,详细讲解,播放党史教育短片,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通过本次开学第一课党史的学习,让学生们进一步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认同,筑牢学生的思想基础,从而不断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以优秀共产党员为榜样,做合格的红色接班人。
3.2.2专业设置
学校秉承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让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只有遵循适应性原则,才能实现其专业设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才能确保经济必须依靠教育,从而形成“服务——依靠”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3.2.3师资队伍
教师人数90人,生师比为14: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0%,兼职教师比例为11%,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2.5%,硕士以上学历占20%,高级职称以上占15%。教务处积极探索实施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以提高双师素质为重点,以培养、督导、激励为手段,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坚持“大师引领、内外培训、专兼结合、评聘择优”的办法,形成稳定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加大引进、培养、造就的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逐步实现以青年合格教师为基础,“双师型”专业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业带头人为领军的梯形结构。
3.2.4课程建设
我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职业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课程的开发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由于工作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变化,学生也要不断适应这种的情况,因此课程要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保证课程设置的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从行业分析人手,把行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加以选择提炼,由此确定课程和方案,这种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更具有企业个性和职业特色。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教务处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的是“大国工匠”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洪家光大师。
洪家光大师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公司特级技能师,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他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讲述在航空发动机部件及工艺装备研制领域20余年的求学求艺、技能精炼和拼搏奉献的奋斗经历,诠释了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传承技艺的工匠精神。
洪家光大师宣讲了如何把新时代辽宁精神、劳模精神更好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如何用个人奋斗历程诠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为辽宁振兴发展作贡献的精彩故事。激励我校师生要不断拼搏,努力做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能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与未来有更加直观、更加全面的了解,在建党百年之际,体会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争当时代先锋,成就中国梦。
3.2.6信息化教学
为提升学校教师信息化授课能力,锻炼教师队伍,完成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年的工作目标,教务处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活动,此次大赛旨在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系统优化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改善。比赛应完成教案、现场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课件。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全校任课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使教师们信息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2.7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实训基地、电气实训基地、现代服务实训基地、计算机信息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机器人实训中心。实训场地总面积达16182平方米,按功能设立六大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3697.97万元。
3.2.8教学资源建设
扩展、扩充现有汽车实训中心规模,提高实训接纳能力和技术含量。扩充汽车实训中心各实训室的实训工位和实训设备,配备能反映当代汽车技术水平的德、日、国产三大车系主流车型的整车、实训台架、检测诊断设备、模拟仿真实训设备,以及能反映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混合动力车辆、柴油机电控系统实训台架、无级变速器、汽车总线控制技术实训台架等。此外,与宝马公司合作建设实训场地,新增气动与液压实训室,增购气动与液压实训台架3套。
专业一体化实训室规划表
序号 一体化实训室名称 面积
(平米) 一体化实训室功能
1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300 发动机结构认识、检测、维修、常见故障诊断排除技能培养
2 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400 汽车底盘总成部件结构认识、维修实训,掌握底盘维修工艺
3 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300 汽车电器设备结构认识,主要总成部件的拆装检修,具备汽车电器维修技能
4 汽车电控维修实训室 150 汽车电控系统维修与检测功能
5 气动与液压实训室 60 与宝马公司岗位要求相匹配

3.2.9教材选用
根据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要求,为切实加强中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确保中职学校各专业课程使用教材的内容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材教辅征订、使用。学校领导非常注重此次排查情况,特召开教材排查会议,并详细布置排查任务,成立专门的排查小组,进行此项工作。对有在校生的10个专业61门教材、教辅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自查。经核查,学校从国家出版署或者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法出版商购进图书,坚决禁止盗版图书和非正规渠道进书,保证所提供的图书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非积压库存性质的图书。
3.2.10国际合作
无。
3.3教师培养培训
教务处积极探索实施师资队伍培养模式,以提高双师素质为重点,以培养、督导、激励为手段,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坚持“大师引领、内外培训、专兼结合、评聘择优”的办法,形成稳定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加大引进、培养、造就的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逐步实现以青年合格教师为基础,“双师型”专业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业带头人为领军的梯形结构。全年共开展校内教师培训80余人次,考务工作培训244人次;先后选派43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师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在新的学年里参训的教师们会逐渐把培训理论转化为实践,相信学院的整体教学、培训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在学校的全部工作中,教学工作所占的时间最多,所占的份量最重,而教育质量又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校始终以常规落实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合格学生为目标。开展了两项活动,即教研活动、教改活动,落实和完善一个计划,即国家课程计划;调整一个体制--教学奖惩体制;狠抓四种歪风(上课迟到、早退、辅导敷衍了事、备课流于形式、作业不讲实效);严格三项制度--考勤制度、教职工及班级考核制度、教职工奖惩制度;严明一项纪律--考试纪律;培养两种习惯--自觉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4.2学生管理
我校建立了由校长负责,学生处、团委、学生会、系部、班级等各部门团结协作,以及全体教工参与的学生管理机制。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各分院院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担任组员,全面领导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建立了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类学生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确保学生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学院持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定期修订《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德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汇编》等,做到人手一册,深入落实。其中,《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学生操行评定考核细则》、《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规定》、《学生违纪处理规定》等,对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对抓好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提供重要依据。
3.4.3财务管理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是做好学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为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沈阳工贸学校财务管理总则》、《沈阳工贸学校财务制度汇编》。《汇编》主要包括完善学校各项财务管理,规范学校财务收支行为的《沈阳技工贸学校财务管理办法》;加强食堂财务管理,规范食堂财务收支行为的《沈阳工贸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实习基地的财务和核算的《沈阳工贸学校实习基地财务管理办法》;以及保证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和管理的《沈阳工贸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和相关制度的工作流程,通过健全的法规和制度,使得学校各项经济活动都有章可循、有制度来规范、有法律来监督,保证了学校经济活动没有发生违规违纪情况,拥有一个规范、畅通、和谐的经济环境,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3.4.4后勤管理
学校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学校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保章作用。各科室、各部门对总务科负责,总务科对学校负责,责任明确,职责分明,保证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使后勤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实现优质服务。
3.4.5安全管理
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学校制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办法》,规范学校管理,并与区法院、检察院、派出所建立密切警校共建关系,定期请公检法干部到我校对学生进行学法、懂法、守法教育。有针对性组织学生到法制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请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以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安全教育。
3.4.6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3.4.7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建立了《给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立专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学校积极推选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校内组织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比赛等,内容涉及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教室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学校下一步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深入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
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合理利用升旗仪式、每周早会重大节日,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党员党史学习基地,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学典礼、结业式德育大型教育活动,评优评先,弘扬正气,以点带面,推进工作。筹备法制教育报告大会、电信诈骗等,校园人身安全救助教育大会,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落实系列军训教育工作,同时做好新生班干部培训班筹备工作,激发学生爱国卫国意识,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
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德育课为分层次授课、按年级授课:包括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政治经济与社会、校园安全、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与社会、每门德育课都达到周2学时,已全面实现德育课全覆盖,学校还开展课上 “德育渗透”,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去;每学期均开设德育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3.5.2校园文化建设及文明风采开展情况
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设立道德讲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做到入耳入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宿舍文化月、等大型活动,力求扩大学生参与面与文化渗透成效;大力发动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全省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发展,配备专门的活动室,购置活动道具、服装等设施,确保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目前,学校有4个校级学生社团,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在各项技能大赛和文体活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活动效果明显。强化服务理念,做好后勤、安保等服务工作,积极解决师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设平安校园,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团委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雷锋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拓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红色歌声中回忆难忘岁月,展望美好明天。沈阳技师学、沈阳工贸学校举办了“迎七一建党百年 树时代工人新风”——传诵红色经典 凝聚青春力量,红色技能文化节汇报演出活动。组织召开“百年建党风雨兼程,韶华倾负十八予你”成人节活动。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团日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对团干部定期组织培训,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
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开学第一课视频,引领我院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由共青团沈阳市委员会主办,“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沈阳青年权益公益行活动在我院成功举办。通过普法和禁毒教育,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青年学生禁毒意识,保护青年学生身心健康,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3.5.3社团活动、团组织学生会建设
加强社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学校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召开了第三届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会委员会;多次召开学生干部大会,不断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会在学生工作中的自管自律作用。校团委加强基础团务规范化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着力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配强配齐教工团总支和团支部、各系部团总支和各班团支部班子,健全规章制度,按期改选,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大力发展青年团员,尽展我校青年学生风采。做好沈阳市第二十届成人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各团支部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助力振兴发展,青年志愿在行动”等特色主题活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尤其对贫困学生实行多种形式的救助。学院团委始终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宗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
3.6党建情况
2021年度沈阳工贸学校党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我校党委和全体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学院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把全校党员及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学校建设发展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学校重点中心工作目标任务之中。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养成教育,践行坚持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坚持狠抓常规管理、组织开展好系列活动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走自强路 铸技工魂”办学方向。
进一步完善学校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的学习制度、例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创新党建活动,提升党建层次和质量。完善党员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在保证党的常规工作正常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组织意识建设,强化对党员经常性的教育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学校教学实际,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做好优秀教师入党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及入党和极分子靠拢党组织,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学校党委在学院全面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依法治校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文化知识传播、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良性循环的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全力协同育人的良好合作机制。将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工作有效融合,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
4.政策保障
4.1经费
2021年生均经费上级拨款2164000元,沈阳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专项经费1800000元。
4.2政策措施
学校实行绩效分配与激励机制改革,加大执行力度以便有效发挥激励杠杆作用,充分调动教职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更加有效地提升学校管理的指挥效能。学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活动,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推进学校的建设发展。主管局在政策上予以指导,在发展建设的细节上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3成效

5.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情况
5.1国际合作开展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5+3+7+5”产业链建设,做好“三篇大文章”,学校与德国GFM集团、日本高龄者福祉协会、日本前桥综合技术商务专门学校等国际组织及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际化通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及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一是推进德国、日本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学校设立考试认证中心。引进德国、日本职业技能考试认证体系,加速相应证书本土化,提升技能人才层次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体系。引进德国、日本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同研究制定适应学校实际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相衔接的具体办法。三是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职教资源,与学校开展对接,寻求合作;帮助学校建立国际学院,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组织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组织承办国际技能大赛寻找机会并提供服务。四是支持打造高水平实训平台。依托政府资源,为学校建设省级公共实训基地提供支持、服务和保障;帮助学校与相应专业的合资企业对接,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5.2校企合作情况
5.2.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目前学校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共有四种模式。一是在企业建立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就业基地,打开企业用工通道,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二是在学校与企业建立订单班及冠名班,将企业的理念、文化、技能融入到基础课程之中,为企业量身定制学生;三是与企业共建专业及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共同招生招工、共同教学培养、共同管理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共评培养质量,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四是由企业委托学校对其新入职及在职职工进行新型学徒制及技能提升培训,全面提升企业在职职工技能水平。目前学院开设有“宝马班”、“富创班”、“安道拓班”、“蓝海班”、“智谷5G班”等特色校企合作项目。
学校开展“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师生参与、校内实施”的人才培养及科研新模式,并通过企业研发项目走向校园的方式,实现科研创新工作的机制与体制创新,双方共同打造的实验实训基地同时也是合作专业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在专业、学科的建设与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企业老师参与和学校共同制定了符合企业人才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大纲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会根据学院和企业发展方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开发岗位规范、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符合企业岗位要求。企业会安排企业老师辅助班主任为学生在校期间传输企业文化、理念以及管理模式,为学生做就业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利用所学知识在实习中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快速进行身份转换。企业方面除了接受学生实习实训,还会接纳学校教师岗位实践,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学密不可分,企业还可以依托学校技能鉴定中心的平台为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为企业员工提升技能培训,学校先后为北方重工集团、鼓风机集团、东药集团等企业员工进行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等级别技能人才评价达数千人次。
5.2.2学生实习情况
2021年安排19级实习生271人,其中数控专业实习生27人,机电专业实习生21人,汽修专业实习生22人,烹饪专业实习生57人,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实习生46人,幼教专业实习生50人,计算机专业实习生26人,5G专业实习生22人。实习企业有沈阳顺达重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沃得农机(沈阳)有限公司、天津比安卡餐饮有限公司、沈阳鹿鸣春洒店、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小哈津幼儿园、希望之星幼儿园、晋级装饰、沈阳东方般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比例为94%。其中深度校企合作单位有沈阳顺达重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沃得农机(沈阳)有限公司、天津比安卡餐饮有限公司、沈阳鹿鸣春酒店、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
5.2.3集团化办学情况

6.服务贡献
6.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人非常满意,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96.2%。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97.1%。
6.2社会服务
6.2.1培训服务
沈阳工贸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围绕人才兴市战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增强办学实力,突出多元化办学特色,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充分利用学院优势资源,进一步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着力完善面向社会群体的就业创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大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失业人员、在职人员等凡有培训愿望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创业困难,使其进一步明确政策,掌握技能,稳定就业,实现价值。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培训工作。
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详细讲解培训政策和要求,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员实际先后开设了5G通讯、大数据、动漫、新媒体、电工、中式烹饪、中式面点、西式面点、母婴护理、产妇催乳等专业。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退役士兵培训、大学生培训、普惠制培训等各类长中短、多层次、多功能的培训项目,始终是学校服务社会的品牌和亮点。2021年克服疫情影响,学校为社会及企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6323人,培训工作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为促就业、保就业、稳就业的民生工作作出贡献。
6.2.2技术服务

6.2.3文化传承培训

6.2.4社区公益服务
学校教职工参与社区创城等社会公益服务工作170人次。
6.3对口支援
2021年选派一名教师赴新疆塔城技工学校进行对口支援。
6.4服务抗疫
学校教职工参与大东区抗疫工作181人次。
7.特色创新
7.1案例1: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服务“5+3+7+5”产业链建设,做好“三篇大文章”,学校与德国GFM集团、日本高龄者福祉协会、日本前桥综合技术商务专门学校等国际组织及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国际化通用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及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一是推进德国、日本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学校立考试认证中心。引进德国、日本职业技能考试认证体系,加速相应证书本土化,提升技能人才层次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引进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体系。引进德国、日本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同研究制定适应学校实际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相衔接的具体办法。三是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职教资源,与学校开展对接,寻求合作;帮助学校建立国际学院,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组织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为学校组织承办国际技能大赛寻找机会并提供服务。四是支持打造高水平实训平台。依托政府资源,为学校建设省级公共实训基地提供支持、服务和保障;帮助学校与相应专业的合资企业对接,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7.2案例2:助力传统产业传承发展
学校围绕沈阳市“5+3+7+5”产业链发展需要,做好“老原新”三篇大文章,立足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创新工作思路,学院将设立精品特色订单班、经典传承大师班、精英技能技师班,作为学院的特色项目。一是在现有蓝海班成功的经验基础上,组建辽菜经典大师班,充分挖掘辽宁大工匠、盛京大工匠,引“大国工匠”入校助力传统产业传承发展,采取一名技能大师带5~6名学生的师带徒培养模式,将新型学徒制与技工学制教育融合,传承传统经典;二是以在现有宝马班、富创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与沈阳市“5+3+7+5”产业链发展相应的链主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整合企业与学校双方资源,发挥学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紧密结合的新机制,落实“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模式;三是在学院现有数控(车)、数控(铣)、移动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竞赛项目成功的经验基础上,组建7年制竞赛技师班,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带动专业建设,助力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围绕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组建企业订单实用型高级工班及技师班,增强学生与企业的就业黏度,打开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晋升通道,助力稳定就业。
8.面临挑战和改进措施
8.1面临挑战
一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方面还有差距。由于沈阳企业发展所限,对于普通技工人才的需求量及工资待遇与南方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政府对技工教育投入较少,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导致学院培养的技能人才层次较低,毕业生50%以上流到外省就业并从事普通操作工,就业稳定性较差。
二是学校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学校发展。按照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建立一个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综合服务中心,是学院每一名教职工的梦想,但学院现有硬件环境差,设备陈旧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错综复杂的问题,给学院发展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三是破解突出矛盾的本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职教改革的大环境下,作为沈阳市唯一一家政府主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学校面临着体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创新要求与历史遗留问题的双重打击、扩大规模与地区财政负担加重的双重矛盾。
四是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教职工尤其是劳派教职工的编制待遇问题,仍没有找到一条好的解决办法,有些外聘职工还拿着最低生活保障工资,造成有些培养了多年的优秀教师流失。
8.2改进措施
一是建议定期组织各级、各类、各专业、各层次的师资培训,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二是建议将优秀高技能人才纳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在人员招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以稳定双师型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建议适当提高省、市财政资金配比的比例,支持中职院校在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更好的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表1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数据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1 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数 人 4 4
2 德育管理人员数 人 55 55
3 名班主任工作室数 个 0 0
     其中:国家级 个 0 0
           省级 个 0 0
           地市级 个 0 0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数 个 0 0
     其中:国家级 个 0 0
           省级 个 0 0
           地市级 个 0 0
5 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数 个 0 0
其中:国家级 个 0 0
           省级 个 0 0
6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 % 95.9 96.2
7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满意度 % 96.3 97.1
8 体育课专任教师数 人 1 1
9 美育课专任教师数 人 1 1
10 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 % 100 100
11 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 % 97 97
12 毕业生总数 人 986 335
13 就业(含升学)人数 人 935 318
14 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 人 268 171
15 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人 109 65
16 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 % 90.26 90.45
17 通过职教高考升学人数 人 0 0
18 通过对口单独招生升学人数 人 0 2
19 通过中本贯通升学人数 人 0 0
20 通过中高贯通升学人数 人 0 0
21 通过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升学人数 人 0 0
23 升入本科院校人数 人 0 0
24 升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数 人 0 0
25 其他升学人数(含留学、成人教育、自学考试) 人 243 125
2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获奖数 个 0 0
27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获奖数 个 0 0
28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人数 人 781 128
29 全日制在校生数 人 1116 1289
30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 平方米 18 15
31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平方米 26 22
32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元 33000 28600
33 年生均财政拨款 元 3244000 2164000
34 纸质图书数 册 8.02万 8.02万
35 电子图书数 册 40万 40万
36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Mbps 100 100
37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人 55 51
38 教职员工总数 人 162 157
39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人 90 80
40 生师比 / 16:1 14:1
41 “双师”素质专任专业教师总数 人 63 57
42 合作企业教师实践基地数 个 0 15
4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 % 13 15
4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 % 18 20
45 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总值 万元 0 0
46 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比例 % 92.3 94
47 生均企业实习经费补贴 元 0 0
48     其中:生均财政专项补贴 元 0 0